(T/CI 391—2024)《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 团体标准解读

发布时间: [2025-11-17 16:46:12]来源: 作者:

一、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
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管理、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提出的《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T/CI 391—2024)团体标准,于2024年6月24日正式发布实施。
二、标准制定背景
市场上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品牌和型号繁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制定标准来规范其设计、制造和测试,确保其能够满足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的需求。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的安全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制定标准可以规范电池的安全性要求,保障驾乘者的安全。
三、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制定标准可以促进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电池的容量与能量、低温起动能力、循环寿命、安全性和EMC测试,满足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规范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确保其符合国家或地区的安全和环保要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编制过程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根据各阶段标准任务的工作要求,组织了相关领域的调研,并召开了多次的研讨会,通过对标准内容进行多次的修改和完善,形成了目前的标准文本。主要编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2023年5月20日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立项公示后,主编单位成立标准编制工作小组,2023年11月02日组织召开标准编制启动会,确定了标准起草成员,明确各自任务分工和主要职责,提出具体的工作思路和阶段任务。
(二)调研阶段
2023年12月-2024年02月,进入调研阶段,标准编制组前期以资料调研方式,收集相关标准、项目文档,此外在线上进行调研,并认真整理、分析、归纳,为标准文本起草打下坚实基础。
(三)起草阶段
标准编制组立足于标准的普适性、系统性、实操性和实用性,结合苏州市相城区政务服务综合窗口运行的实践经验,经过多次研究和讨论,充分听取并研究各单位的意见及资料,形成了草案稿。
(四)征求意见阶段
2023年12月-2024年2月,初稿面向各参编单位征求修订意见,针对意见两次召开标准初稿统一意见研讨会。在各参与单位的讨论下最终确定:反馈意见共51条,其中采纳27条,不采纳24条,并据此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024年3月-2024年4月,该标准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示,面向全社会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截止到2024年4月18日,共收集到重庆驰碧电子有限公司、安徽来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国日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襄阳司方德电子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零一汽车、杭州爱知工程车辆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等单位提出的反馈意见37条,其中采纳22条,不采纳15条。
(五)审查阶段
2024年5月底,召开《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标准送审稿审查会,与会专家对《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进行全面审核并提出专业意见及建议,并形成《标准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编制组根据审核意见对标准中的内容进行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上报。
五、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以下简称锂电池系统)的电性能、安全性能、电磁兼容测试的试验方法和检测规则。
六、标准实施意义
《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重型商用车低压锂电起动系统的技术标准,将此前分散的安全要求系统化,直接回应了商用车电池因振动、低温引发的起火爆炸事故痛点,填补了铅酸电池标准无法覆盖锂电风险的空白,统一测试体系降低了第三方认证成本,避免了重复验证,据测算可为电池企业节省研发验证成本30%以上,该标准由11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同起草(骆驼集团、福田戴姆勒、亿纬锂能等),融合了电池生产、整车集成与检测认证环节的需求,推动形成“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生态。
七、主要实践与应用
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的应用是商用车电动化转型的核心环节,尤其在寒冷地区运输,黑龙江某物流车队使用锂电系统后,-30℃启动成功率从42%提升至98%。轻量化混动重卡,福田戴姆勒混动车型实现电池系统减重60%,长寿命采用标准开发的新品通过2000次循环测试,BMS增加CAN总线故障诊断功能需求,逐步替代传统铅酸电池。
八、小结
通过制定和实施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符合我国国情,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保持协调,解决当前存在的行业标准空白,提高消费者对重型商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起动电源系统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