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396—2024)《轻型乘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团体标准解读

发布时间: [2025-11-17 16:47:06]来源: 作者:

一、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
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管理、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提出的《轻型乘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T/CI 396—2024)团体标准,于2024年6月27日正式发布实施。
二、标准制定背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在轻型乘用车低压电源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同主机厂的技术要求各异,导致行业缺乏规范性。在低压电源系统领域国内相关标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现有的动力电池标准和铅酸启动电源标准已无法满足低压辅助电池当前技术需求。为规范行业技术标准,推动低压锂离子电池的快速推广,制定统一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三、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填补标准空白:国内尚无针对轻型乘用车低压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的统一标准,亟需填补这一空白。
    规范技术要求:不同主机厂的技术要求差异较大,统一标准有助于电池的标准化应用同时避免过度设计,确保产品性能与寿命满足实际需求。
    促进行业发展:标准化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保障安全与兼容性:明确安全性能和电磁兼容性(EMC)要求,确保电池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编制过程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根据各阶段标准任务的工作要求,组织了相关领域的调研,并召开了多次的研讨会,通过对标准内容进行多次的修改和完善,形成了目前的标准文本。主要编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本标准项目于2023年5月开展标准预研工作,对轻型乘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进行调研。2023年8月28日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立项公示后,主编单位成立标准编制工作小组,2023年11月2日组织召开标准编制启动会,会中讨论提出了标准中需要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编制工作阶段任务等。
(二)起草阶段
标准编制组立足于标准的普适性、系统性、实操性和实用性,结合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的实践经验,经过多次研究和讨论,充分听取并研究各单位的意见及资料,于2023年12月形成了草案稿。
(三)征求意见阶段
2023年12月-2024年2月,初稿面向各参编单位征求修订意见,针对意见两次召开标准初稿统一意见研讨会。在各参与单位的讨论下最终确定:反馈意见共22条,其中采纳12条,不采纳10条,并据此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024年3月-2024年4月,该标准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示,面向全社会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截止到2024年4月18日,共收集到骆驼集团武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合一创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泽润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一汽研发总院等6家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等单位提出的反馈意见9条,其中采纳2条,不采纳7条。同时根据意见处理情况对规范文本进行相应修改,形成审查稿。通过这两轮征求意见的反馈进一步完善了标准文体。
)审查阶段
2024年6月,召开《轻型乘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标准送审稿审查会,与会专家对《轻型乘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进行全面审核并提出专业意见及建议,并形成《标准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编制组根据审核意见对标准中的内容进行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上报。
五、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轻型乘用车车载锂电池低压电源系统(以下简称锂电池系统)的电性能包括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电磁兼容测试要求、试验方法和检测规则。
√电性能要求:
    容量与能量:参考GB/T 31467.1-2015和GB/T 31486-2015,结合主机厂需求。
    工况分类:分为整车OTA升级、紧急避险、高压上电三类。
    自放电测试:采用35℃ 42天测试方法,快速评估性能。
    存储与循环寿命:引入中间测试-室温容量与DCR,评估寿命周期中电池功率性能变化。
√安全性能要求:参考GB 38031-2020和IEC 63057-2020,涵盖过充、过放保护及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性。
√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参考GB/T 18655-2008、ISO 7637-2等标准,确保电子部件在干扰环境下的稳定性。
    测试规范:明确试验条件、步骤及结果评估方法,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六、标准实施意义
提升产品质量: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确保低压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的性能与安全性。
    促进行业协作:为主机厂、电池制造商等提供共同遵循的技术规范,减少重复研发成本。
促进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加速行业技术进步。
    保障用户安全:通过严格的安全和EMC要求,降低车辆使用中的安全风险。
七、主要实践与应用
企业实施: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在实验室对其开发生产的12V电池产品参照标准中部分测试项目进行测试评估,保证了产品性能。
主机厂应用:通过上述测试评估的12V电池产品已获得多家客户定点及量产订单,如赛力斯、奇瑞等,电池质量表现良好,客户满意度较好。
行业推广:通过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推动标准在全行业的普及,促进技术共享与创新。
    本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为轻型乘用车低压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八、小结
《轻型乘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团体标准的制定,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其实施将显著提升轻型乘用车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的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推动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未来,随着标准的广泛应用,轻型乘用车低压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将更加安全、高效和可靠,为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