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与标准化合作组织(RISCO)介绍Regional Innov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在2015年9月25日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期间,联合国193个成员国正式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确定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联合国于2024年6月28日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报告显示,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仅17%进展顺利,近一半的目标“进展甚微或一般”,超过三分之一的目标“停滞不前或出现倒退”。

鉴于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和标准创新日益活跃,科技创新和标准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值此《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九周年之际,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与区域内相关国家和地区共同发起倡议,联合设立“区域创新与标准化合作组织”(Regional Innov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RISCO)。

RISCO成员包括区域内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高校、科研机构、标准化组织、企业和社会团体,通过推动区域内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合作,助力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事业,提升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福祉和国际影响力,确保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的17项目标。

在RISCO的多双边合作框架下,以科技创新和标准创新为抓手,各联合发起方承诺:1)定期组织召开区域经济与科技合作会议;2)积极推动成员间在科技创新、标准制定、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3)促进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政策、规则、标准有机衔接,推动信息互换、标准互认、能力建设互助;4)围绕产能合作、技术交流、贸易投资等重点领域,推动各国标准体系更好地相互兼容;5)5. 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和联动式发展,助力成员国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6)不断提升RISCO在全球科技创新和标准创新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区域创新与标准化合作组织(RISCO)法规REGULATIONS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实施,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这标志着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正式明确,团体标准进入依法规范快速发展阶段。新标准法要求,制定团体标准,应当遵循开放、透明、公平的原则,保证各参与主体获取相关信息,反映各参与主体的共同需求,并应当组织对标准相关事项进行调查分析、实验、论证。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团体标准的制定进行规范、引导和监督。国家支持在重要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团体标准。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

区域创新与标准化合作组织(RISCO)的意义SIGNFICANCE
 
国家奖励
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以及行业科技奖项的重要佐证材料。
 
政策支持
各地出台团体标准奖励政策,可响应政策,领取奖励。
 
职称评定
科研工作者在职称晋升时,对其科研能力和研发水平评定的重要依据。
 
结题验收
对科研项目研发目标的完成情况、成果的创新性和效益评判的重要依据。
 
弥补空缺
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解决当下标准缺失问题,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成果转化
在科技前沿领域开展团体标准的研制,有利于促进产学研融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走向市场的步伐。
 
整合资源
通过制定、实施团体标准,能有效地整合行业的资源和研发力量,促进优化上下游产业资源形成产业链。
 
竞争力提升
在同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作为第三方机构认证或检验的重要技术依据,有助于提高信用和权威性。
区域创新与标准化合作组织(RISCO)制定程序PROCESS
  • 1.提案并填写立项申请书
  • 2.归口单位评估后立项公示
  • 3.标准文本起草与征求意见
  • 4.技术审查会议召开
  • 5.报批、批准、编号与发布
  • 6.复审并形成复审意见和复审结论
区域创新与标准化合作组织(RISCO)申请APPLICATION
提交申请